二十大代表风采丨青海林业专家张锦梅:一“梅”苦寒三十载 高原见绿满城香******
中新网西宁10月10日电 题:青海林业专家张锦梅:一“梅”苦寒三十载 高原见绿满城香
作者 潘雨洁
深秋时节,高原小城青海省西宁市的丁香花朵早已开败。
“现在只剩叶子,你看不出它们的区别,”西宁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党委书记、所长张锦梅指向山路旁高低错落的灌丛,对中新网记者说:“但到了明年四五月,这些不同品种的丁香又会竞相盛放,香气散遍山野,一路都能闻到。”
图为张锦梅在实验室工作。马铭言 摄说着,她从包里掏出剪刀,钻进树坑,边修剪枝条,边指点一旁的同事。
“这剪子她用了十几年,”西宁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满丽婷笑着说,“在田间地头,摆穴盘、播种、修剪……每次都跟所里的年轻人一起,手把手地教。”
图为张锦梅(中)与同事在讨论数据。马铭言 摄起风了,山上冷飕飕,张锦梅却出了一头汗。“这株是暴马丁香,街面上很常见,”她说,“还有一些适应高寒的品种,比如四川丁香、辽东丁香,种在高海拔的三江源地区,可提高城镇绿化率。”
丁香是西宁市市花,种植历史已久。但传统品种多年未经选优慢慢退化,良种率降低,影响景观效果。
图为张锦梅(中)与同事在西宁北山查看丁香树。马铭言 摄自2013年成立以来,西宁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开展丁香资源调查、品种收集、适生筛选等工作,先后从国内外引进收集各类丁香品种103个,建立全国首个丁香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,并通过播种、扦插、嫁接、组培等方式扩繁,培育良种。
“建立资源库后,可以长期、系统保存种质资源,为日后丁香的深入研究、杂交选育奠定种质基础。”张锦梅说。
站在西宁北山远眺,虽已深秋,周边群山绿意依旧,林丛掩映下的街区华灯初上,眼前的城市已与三十年前全然不同。
对此,张锦梅深有体会。
西宁地处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带,海拔2300米以上,干旱缺水、适宜树种少、春旱持续久。
图为张锦梅修剪丁香枝干。马铭言 摄“春天干风卷沙,地上升温,苗木枝干开始活动,”张锦梅介绍,“而根系地下的土壤还未化冻,营养水分无法输送,造成‘生理干旱’,存活率低。”
除了自然条件限制,上世纪九十年代,立地条件差、树种单一、造林技术落后,都直接影响苗木成活率。“那时候只能有啥种啥,年年栽树老地方,年年栽树不见树。”张锦梅回忆。
什么树能在干燥、风大、高寒条件下长期存活?张锦梅和同事们从选育树种开始探索。“选树就像选人,要选优培养。”她说,通过自然选育和人工干预,利用变异杂交出抗逆性更强的品种,还要经得住多年野外环境的检验,才算成功。
图为西宁北山上的丁香树。马铭言 摄“适地适树”培育的同时,他们也在不断改进旱作造林综合技术,根据不同梯度、立地条件,开挖水平沟、鱼鳞坑,整地节流、蓄水保墒;并采取株间、行间、带状混交模式,造“乔灌草”复层生态林,既可避免大面积病虫害,又能较好地发挥生态功能。
近三十年间,西宁市区南北两山森林覆盖率从7.2%上升到79%,在张锦梅看来,数字背后是坚持换来的“逆袭”:集生态景观、防风固沙、涵养水源等功能于一体的山林环抱城市,湟水两岸绿树成荫,气候变得湿润,“晴天一头土,雨天一腿泥”的记忆已经远去。
如今,张锦梅带着她的团队,致力将绿意播向更广阔的天地。为了在严重干旱的柴达木盆地建起防风固沙的“绿色长城”,他们选择杨树“家族”中耐旱性强的小叶杨作为骨架树种,选育采穗圃,已收集近300个杨树品种,为大规模推广种植打下基础。
图为张锦梅查看丁香生长情况。马铭言 摄林木生长周期长,从播种到开花需要多年守候,选育过程更是跋山涉水,艰苦异常。很多人耐不住、等不及,但张锦梅却坚持走了三十多年,而且越走越不想放慢脚步。
“只有真正投入大自然中,才感到‘大美青海’所言非虚。”张锦梅感慨,青藏高原是独特的地理单元和天然种质基因库,丰富的植物资源尚未被充分发掘、利用,“比起成就感,更意识到自身认知的浅薄,常常觉得时间不够。”
在她引导下,青年后辈们继续着对国土绿化和乡土树种的研究、保护和利用。
“功成有我,不必在我,”张锦梅说,这篇写在青藏高原山川大地上的“论文”,正在几代林业人的接续奋斗中未完待续。(完)
这个春节,宝岛年味浓****** 兔年到来, 宝岛台湾也迎来了 放宽口罩禁令后的首个春节, 不少民众返乡、出游; 旅游热门目的地旅馆、民宿订房火爆; 文博机构、宫观庙宇推出新春祈福活动; 灯会、花灯活动陆续开幕 …… 快和小新一起感受 岛内红火的年节气氛吧! 过年就要吃吃喝喝 腊月十六,尾牙 闽台地区的民间传统节日 源于拜祭土地公的仪式 是春节庆祝活动的“先声” 公司常在这天宴请员工 图为尾牙宴。来源:台湾《工商时报》围炉,即吃年夜饭 除夕夜 一家人团圆 围坐在放有火锅的桌边聚餐 互相分享去年的经历 暖胃更暖心 图为围炉。来源:台湾《联合报》台湾年夜饭的菜品也讲究好寓意 鸡——富贵吉祥 鱼——年年有余 年糕——步步高升 乌鱼子——多子多福 菜头(白萝卜)——好彩头 乌鱼子白萝卜。来源:台湾《联合报》茄子、玉米、芭乐...... 动物园里的小动物 也在大快朵颐 纷纷开启年夜饭“吃播” 高雄市寿山动物园的冠豪猪在除夕享受丰盛的一餐。来源:台湾《联合报》返乡热,旅游旺 2023年春运已启动 在这个团圆的节日 台北桃园机场迎来返乡过年的台胞 从1月19日到30日 累计客流量预估近100万人次 资料图:桃园机场内的旅客。中新社记者 陈小愿 摄还有不少民众选择旅游过节 位于屏东县的垦丁 凭借海滩海景和水上活动 成为一大热门目的地 饭店和民宿订房几近爆满 资料图:垦丁龙磐公园景区。中新社记者 杨程晨 摄传统习俗少不了 置办年货是春节前的一件大事 台北迪化年货大街热闹非凡 花枝丸、牛轧糖、鱿鱼丝应有尽有 人潮涌进 叫卖声四起 资料图:一年一度的台北迪化商圈年货大街吸引了众多市民前往游赏、采购,彩灯彩旗从街头挂到街尾。中新社记者 史元丰 摄走春 即大年初一的出行 许多民众会走进寺庙拜拜 祈求兔年一切顺利 不少寺庙今年也恢复了抢头香 资料图:台北龙山寺内,信众有的持一柱香祈福,有的双手合掌行礼。中新社记者 陈小愿 摄白天赏花 晚上观灯 多肉植物“月兔耳”、“兔子花”仙客来 兔子造型花灯、小提灯 陪伴大家度过一个美丽的春节 图为新北淡水天元宫的樱花。来源:“2023新北莳花好绽 浪漫樱花季”活动官网2023南投灯会上,“粉红兔兔”从天空向大家拜年。来源:“2023南投灯会”官网新的一年, 盼两岸人员交流尽快恢复正常、 两岸同胞走近走亲! (中新社微信公众号)
|